第303章 分道镳_红楼沉浸式围观
笔趣阁 > 红楼沉浸式围观 > 第303章 分道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3章 分道镳

  薛宝钗到了大观园里,她才感受到第一次和母亲分开了,免不了有些情绪低落。

  探春看她情绪低落,就忍不住开解她,一来姐妹们相处的不错,二来正经论起来,薛宝钗是二房的亲戚,探春就觉得该照顾些。

  就提议说大家一起起诗社,日常作诗娱乐。

  这玩法很雅致,这园子里的姑娘们都是雅致的人,于是纷纷响应。

  于是就先确定参加诗社的人,贾家的三姐妹,林黛玉薛宝钗和邢岫烟是肯定加入的。

  除了这些同辈的姑娘,还有巧儿和蘑菇也住在园子里。

  巧儿年纪小,跟着吃吃喝喝就行,不要求她作诗。蘑菇倒是可以跟着作一些。除了这些,探春就问“要不要再请一些来,人多了热闹。像是咱们园子里住着的妙玉”

  惜春立即打断她“这个不行,萱儿不喜欢她,明明妙玉的翠栊庵和怡红院更近,她们就没来往一次,萱儿带着妹妹宁肯跑远点找玉皇庙的那些小道姑们玩儿都不去找妙玉。听那些小尼姑说,她们想和萱儿玩儿必须是要出了翠栊庵才行。上次老太太去翠栊庵,那也是萱儿第一次去。”

  林黛玉说“了不得,萱儿这丫头古怪的很,既然她不爱和妙玉来往,就不请了吧。”

  于是都放弃了请妙玉。

  几个姑娘就正经的约定结社了,而且要正式一点,要请人做社监。就这么商量了半天,还像模像样的制定了章程,薛宝钗很快调整了情绪,她就是一瞬间情绪低落也不会长久,宝姐姐岂是个伤春悲秋的人物,很快就和姐妹们有说有笑了,说到“可惜云丫头不在,有她就更热闹了,要不然咱们去找老太太,请老太太派人接她来吧。”

  她们在谈论史湘云的时候,老太太也和王熙凤她们说史湘云的事儿。

  老太太刚收到消息“云丫头和卫公主家的公子卫若兰结亲了。”

  因为驸马姓卫,所以日常称嫁给卫驸马的公主为卫公主。

  王熙凤就说“这是好事儿啊,我听说那位卫公子是个四角俱全的公子,史家的老爷太太也真是怎么把这个好人物给找出来了。”说完衣服感慨的样子。

  老太太脸色却不好看,摇头“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卫驸马家的孩子是好,但是身体不太好,看着结实,就是银样蜡枪头。一年里面换季的时候就看不到人,一病就是半年。”

  说完脸上更不好看了,她觉得史家的兄弟是真费心了,费心找个这样的,表面上给侄女找个好人家,实际上就是个短命鬼,就好比这婚事,看着真好,实际上好不好他们心里知道。

  老太太越想越生气“我还以为他们会选冯家的孩子,我听宝玉说冯紫英是难得的好孩子,弓马娴熟文墨也通,年纪小就已经给他父亲分忧了,举止也妥当,相貌又英俊。卫驸马家的孩子,就是长的好看,身份显贵些,可是一辈子过日子不是光看身份和相貌的啊

  我做寿的时候我还问过她们妯娌,她们都夸冯紫英,到头来却成了卫若兰。说白了,是求公主的青眼,拿侄女的婚事换他们兄弟的好处,呸大家都联姻,要是能说点别的理由我也能理解,谁让他们找的是公主的孩子,就该问问是他们史家想巴结公主,还是那边王府想巴结公主。”

  王熙凤赶紧看看云芳,这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

  云芳就说“您也别生气,这事儿定下来了,再说了,平日看着卫若兰也不错啊许是您觉得他体弱,觉得他是个寿数不长的,实则未必如此。我听说卫若兰也是个很有文采的人,到时候和云妹妹诗歌唱和也是美事儿。”

  除了这么说,云芳也没法子,就是老太太也不能对史湘云的婚事插手,老太太也只能在家里抱怨几句。

  老太太只能说“也只能这么盼着了。凤丫头,派人把云丫头接来,在咱们家住一阵子,她成亲的事儿不许多说,让她能快活一阵子是一阵子吧,这孩子命苦的很,小小年纪没了爹娘,又碰上了这么两对面甜心苦的叔叔婶子。唉”

  王熙凤立即打发人去,老太太就抓着云芳的手说“唉,我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萱儿她们姐妹两成亲。女孩儿找个好人家不容易,你们也别长一双富贵眼,看着人家的家世好就攀上去,还是要多为孩子考虑。”

  “是,自然是这样,您别担心。”

  老太太怎么能不担心。

  别看巧儿憨憨的,看着平庸了些,平庸有平庸的好处,这样的孩子她不想那么多,能踏实过日子。但是蘑菇不一样,老太太看出来了,这孩子冒灵气冒的太多了,那股子灵秀是盖不住的。

  要是长了一张美人脸倒也罢了,是个草包美人也不发愁,有点小聪明也不会让家里着急上火,只是这孩子有一股子从内而出的磅礴大气,是一般人配不上的。

  配个庸碌的,她自己都看不上,配个有本事的,有本事的岂是好相与的,还不知道怎么磨呢。

  想到这里她叹口气“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不管了。也管不了那么多。”到了贾政带着妻妾庶子来辞别的时候,她的眼神从不停擦眼泪的儿子身上落到了贾环的身上,在从贾环身上落到了赵姨娘身上。

  赵姨娘到底是没被处置。

  老太太故意不催着贾政去料理赵姨娘,就是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如今也看出来了,这是个糊涂的人。

  她的心情只有自己知道。管还好不管,也只有她自己清楚。

  二房今儿全家穿着新衣服,在辞别的时候,贾政还哭哭啼啼的说“儿子实在是舍不得老太太,下个月儿子生日,也是母难日,本想再陪老太太过一岁”

  说着哭起来了。

  旁边的贾赦掀开眼皮看看贾政,对于这种告状不放在心里。

  没错,就是贾赦催着他走,不走也要走,再不走就把他的东西扔街上去

  老太太说“去吧,等你过寿,让孩子们去给你磕头。”

  贾政就问“儿子如今搬走了,您还有什么嘱咐的吗”

  老太太很想问我嘱咐的你听吗

  但是没问,到底是疼了那么多年的儿子,她也苦口婆心的拉着手说“你如今年纪大了,已经做祖父了,为人该自重一些,给子孙立下好榜样。”

  贾政听了立即应是。

  老太太接着说“往后,你就是荣国府的旁支,不是勋贵门庭了,该勤俭持家,不可再铺张浪费。”

  贾政说“儿子一向奉行节俭,往后自会勤俭养德。”

  老太太点点头,又嘱咐“和邻里和睦相处,人说远亲不如近邻,别管人家是贩夫走卒还是封疆大吏,都要敬着些。”

  老太太最后说“往后不可张扬,娘娘是你的女儿,不可让家里人打着娘娘的旗号招摇。娘娘在宫里不容易,不可让娘娘为难。”

  贾政应了。

  说到这里老太太问“你的那些清客们,还有多少”

  “还有七八位,其他的令他们散去了。”

  老太太也不问过程,更不问是怎么遣散的,于是点头“好,去吧,回头那一天闲了来看看我。”

  贾政立即磕头,王夫人却说“过几日我们那里收拾好了,想请老太太过去住几日。”

  贾赦的目光从肿眼泡里斜着出来看了王夫人一眼。

  贾政立即点头“儿子来接您。”

  老太太说“我去看看就行了,到时候凑着晴天,带着孩子们都去看看,吃顿饭就回来,我在这里住的久了,认床铺,不想睡到别的地方去。”

  贾政夫妻很失望,和老太太告别后,他们和贾赦夫妻告别。

  贾政和贾赦面对面没说话。

  王夫人和邢夫人的感情也不好,只是邢夫人这时候志得意满,王夫人不说话,她说的很多,全场都是她的声音“二太太放心去吧,这里的几个孩子有我照顾呢”

  这个开头很容易引起歧义,要是放在灵堂上,似乎这么说也合适。

  王夫人对她这种小人得志很不屑,皮笑肉不笑的说“多谢大太太了,这也是大太太这种大方的人能干的出来的事儿,这几个孩子也花费不少呢,这几年让大太太破费了。”

  一说到钱,邢夫人就得意不起来了,立即咬牙切齿。

  老太太觉得很没意思,就说“去吧,别误了吉时。”

  贾政这才对着贾赦作揖,贾赦才假模假样的说着客套话,让贾琏送他们出去。

  上午贾政刚走,下午贾赦就催着家里人清扫粉刷贾政用过的地方,把一些贾政没带走的东西给扔出来。

  他还跑到贾政的梦坡斋书房,非要把院子里的布局给改一下,订做新的书架和多宝阁,要把他的宝贝挪进去。

  看他兴致很高,最要紧的是桂哥儿跟着他跑进跑出,贾瑭就忍不住去看。

  以前贾政在的时候,这是正经的书房,安安静静,博山炉燃着香,确实有几分高雅。

  换了贾赦,这里就变得俗不可耐。

  如今在各处粉刷,颜色居然是大红大绿,颜色的饱和度很高,如果红配绿,颜色饱和度不高确实很有韵味,但是这种刺眼的颜色看着眼疼。

  除了院子里游廊里的红配绿,连定做的黄铜鸟笼都是抛光的。进了屋子里,贾瑭松了一口气。这里的家具还没摆好,能看的出来颜色和款式都是古朴大气,就是描金也是起到点缀,绝不会喧宾夺主。

  贾赦挺着肚子,一手放在背后一手拈着胡子,正指挥桂哥儿爬上爬下的给他放瓷瓶。

  看到贾瑭过来,他斜着眼看来贾瑭一眼,就抬着下巴“去吧,替你儿子干活去,看见你就烦。”

  贾瑭没顶嘴,要是放在几年前肯定顶嘴,现在能忍他了。

  贾瑭捋袖子按照他的说把某物放在某处,桂哥儿负责给爹爹递东西,贾赦正说着怎么放呢,突然问“你大舅哥是不是快回来了”

  贾瑭一怔,回头问“老爷从哪儿得到的消息”,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